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下(主要指大水漫灌),大量的水沒有被植物吸收,而是從地表蒸發。在干旱半干旱地區,由于輻射強烈、空氣干燥,蒸發更加旺盛。蒸發旺盛所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土壤的毛細管上升現象加劇,這就使土壤下層的礦物質大量的隨著水分上升到地表,待水分蒸發后,這些礦物質就留在了土壤表層,形成鹽害。本身鹽堿重的土壤更易發生鹽害。
漫灌目前仍是菜田的一種主要灌溉方式,為達到節水、節肥目的,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意見:一是長畦改短畦。目前菜田的畦長多在50米左右,有的畦長可達80米。這樣水從畦頭流到畦尾,在畦內停留的時間過長,下滲流失就會更多。為此建議把長畦分段截成每個不超過10米的短畦。二是澆水時水到畦頭就改口,不必非要澆得溝滿、畦溢。三是每次澆水寬行與窄行交替進行,這次澆窄行、下次澆寬行,這樣就可控制澆水量。四是除根據蔬菜不同生育期合理供水外,還應全田進行地膜覆蓋,以減少澆水次數。
目前提倡【滴灌】。滴灌是一種比較先進可以控制水量、實現肥水一體化的節肥省水灌溉技術。因為已經推廣多年,滴管的堵塞問題已經解決,而且目前價格也比較便宜。在保護地集中區只要有水塔或無塔供水的壓力設備,通過地下埋管直接通到棚室內,用水表顯示用水量即可。滴灌的好處是由于主管進水口安裝有閥門開關,而且有水表量,就可根據蔬菜不同生育期、不同季節做到科學供水,既可減少水肥流失,又可優化土層內根系生長環境。
利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可以實現:
●節水省肥:滴灌水肥一體化,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隨水均勻的輸送到植株的根部,作物“細酌慢飲”,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,可減少50%的肥料用量,水量也只有溝灌的30%-40%。
●省工,省時:傳統的溝灌、施肥費時費力,非常麻煩。而使用滴灌,只需打開閥門,合上電閘,幾乎不用工。
●水肥均衡:采用滴灌,可以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律隨時供給,同時也更加能促進養分的吸收。
●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澆水量,降低濕度,提高地溫。傳統溝灌會造成土壤板結、通透性差,作物根系處于缺氧狀態,造成歐根現象,而使用滴灌則避免了因澆水過大而引起的作物漚根、黃葉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