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常大米好,好在哪?品質。如今的五常大米已經走出“省門”香飄全國,保證五常大米的品質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。五常市在保證出廠大米品質的前提下,使科技與農業結合確保消費者吃到的五常大米不摻假。
圖為五常市水稻種植基地。
據了解,五常市為此專門建設了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,該中心可以實現對五常大米的檢測。目前一些商販將其他大米與五常大米混合,裝進五常大米袋子售賣,服務中心根據不同地域大米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能夠檢測出這樣的“兩摻五常大米”,并能找到“摻和”大米的“家”。相關負責人表示,農戶從育種、種植到收割等一系列的過程,都會被錄入水稻溯源系統,只有經過抽檢合格后,稻米上的防偽碼才會被激活。能夠成功掃防偽碼的五常大米一定是真正的五常大米,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前先掃防偽碼確保自己買到的是真正的五常大米。
圖為農戶收割水稻。
不僅如此,服務中心還建有水稻溯源服務體系、農業社會服務體系、電子信息服務體系、政府資源服務體系四個體系,設立了163個農業定向監測點,實現了實時監測田間氣象信息、蟲害信息和作物視頻圖像。農戶可以學習服務中心提供的視頻培訓,也可以和專家交流關于農作物病蟲害等問題。
圖為使用服務中心頁面版監測的土地。
據農業技術維護中心工作人員陳旭東介紹,服務中心分為網頁瀏覽和手機應用兩種方式。目前,系統處于試運行階段,到今年的11月份會正式投入使用,現已有2000余農戶下載使用手機應用。
下一篇:互聯網+農業,到底是夢還是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