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,‘互聯網鄉村國際研究基地’將立足縣域,定位于‘互聯網視角下的鄉村研究第一平臺’,面向全球研究者發出招募,來到遂昌展開農村電商、農村金融、鄉村文明、綠色發展、鄉村旅游等課題研究。”日前,在遂昌舉行的“重構鄉村——互聯網時代下的三農”論壇大會上,“互聯網鄉村國際研究基地”正式成立,并設立“農村互聯網領域的諾貝爾獎”——“勸農獎”為遂昌鄉村振興加油鼓勁。
作為“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延安”,遂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,深具代表性的鄉土人文,極具創新性的農村電商土壤,讓遂昌形成了在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“遂昌模式”。
“電子商務是‘互聯網+’時代下重構鄉村的標配。”論壇大會上,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表示,以遂昌趕街為代表的農村電商創新實踐,是遂昌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。經過八年的探索,趕街商業模式不斷地優化升級,從1.0、2.0到今天的3.0模式,引領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。趕街不僅幫助農民實現創業就業,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生活,還推動了特色區域農產品銷售、中小農戶村貨上行、助力精準扶貧等,對推動城鄉資源互通,建設城鄉一體化,提升政府行政服務下鄉的覆蓋率和效率,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本次論壇最大亮點當屬遂昌宣布將正式發起成立“互聯網鄉村國際研究基地”并設立“農村互聯網領域的諾貝爾獎”——“勸農獎”。
“研究基地將以流動工作站的方式,招募全球研究者到遂昌進行農村研究工作,遂昌縣政府將對研究者提供一流的服務和支持,而‘勸農獎’將對全國范圍內優秀農村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進行評選,優勝者將獲得包括30萬元獎金、獎杯和論壇演講的激勵,以此來推動全球研究者關注農村互聯網發展。”遂昌縣人大副主任、遂昌農村電商學院院長趙文明表示,以“勸農獎”進行獎項命名,既體現了遂昌文化特色,又貼合了獎項本身的三農屬性。此外。剛成立的互聯網鄉村國際研究基地將借鑒南極科考長城站的模式,打造出“固定站點+流動研究者+交流評選發布平臺”的獨特研究模式,對接建設中的國內首個農村電商小鎮——“遂昌農村電商小鎮”,為研究基地提供一流的辦公硬件支持。
下一篇:只有產業互聯網才能“救”中國農業